
■“原来背得滚瓜烂熟的法律条文,她一点也记不起来了。”同事告诉记者。
■国有资产流失谁来主张权利?当时,这类问题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。“我们有责任追回国有资产!”张秀娟查实案件事实,理顺法律关系,在深入钻研和反复论证法律条文后,大胆向检察长建议:运用法律监督方式维护国有资产安全。
“面对病魔的折磨,她用笑、用爱面对,一次一次地在磨难中将人生放出异彩。”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湖南省桂东县检察院检察官张秀娟作为“身边的典型”脱颖而出。近日,桂东县县委发文要求在全县广泛开展向张秀娟学习的活动。
张秀娟于1985年通过考试进入桂东县检察院。作为院里通过法律本科自学考试和全国司法考试“第一人”,她很快成为办案骨干、业务尖子,先后担任了反贪、公诉、控申、民行等部门的负责人,办案数始终占科室的60%以上,多次被评为省、市办案能手。
连续的放疗、化疗,让她的记忆一片空白
1997年3月的一天,张秀娟突然觉得手脚不听使唤,走路跌跌撞撞,身体还不由自主地往下沉,到医院检查后,被诊断为小脑星形细胞瘤。该病多发于脑部,有良性和恶性两种。张秀娟属于恶性的那一种。医生告诉张秀娟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案,但风险很大,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大概在三分之一。尽管医生的一番话如同对她作了“死缓”宣判,但她却说:“有希望就要努力,努力了才不会后悔,我一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。”
11个小时的脑瘤切除术,连续45天90次高强度的“钴60”放疗和持续6个月大剂量药物化疗,张秀娟完全变了模样,骨瘦如柴,毛发脱尽,更严重的是记忆一片空白。
“原来背得滚瓜烂熟的法律条文,她一点也记不起来了。”同事告诉记者。张秀娟明白这是后遗症,就对自己超强度训练,朋友的电话号码她死记,电脑五笔输入法的200多个词根她死磕,在家里她读报纸、抄法条,在路上她记车牌号,不到半年记忆力恢复了很多。
重上办案一线,办出全省“十优案”
当年9月一天,张秀娟找到检察长,要求尽快上班。检察长劝她要多休息,注意身体。家人亲友知道她要去上班,心痛地“骂”她道:“你不要命了!”
拿准了主意,九头牛也拉不回来,张秀娟对领导软磨硬泡,对亲友细心解释。最终大家拗不过她,院领导只好安排她到接待室。刚干不久,张秀娟就觉得“不过瘾”,又提出要到办案一线。调到民行检察科后,“闲不住”的张秀娟便一头扎在案件里。
记者在该院档案室里看到,一柜柜历年来的案卷完好保存。其中,2003年“桂东青洞矿产品公司国有资产流失案”的封面上标注着“优秀案件”字样,这是张秀娟在大病初愈后办理的一起在当地很有影响的案件。
张秀娟在主办该公司原经理陈某受贿案时,案件本可以在陈某被判刑后就了结。但细心的张秀娟却发现因为陈某受贿,该公司的二级机构未经研究和上级批准,采取伪造公章、法定代表人签字和贿赂手段,致使价值59万元的国有资产以12万元的低价转卖。国有资产流失谁来主张权利?当时,这类问题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。“我们有责任追回国有资产!”张秀娟查实案件事实,理顺法律关系,在深入钻研和反复论证法律条文后,大胆向检察长建议:运用法律监督方式维护国有资产安全。
由于这种情况还没先例,院领导慎之又慎,经过检委会认真研究,最终同意张秀娟的意见。后经法院开庭审理,判决原国有资产处置协议违法,其交易行为无效。本案完美收官,为国家挽回损失几十万元,被评为当年全省民行检察的“十优案件”。
帮老农“维权”,成为全村的“亲戚”
四都镇离县城90里,林地面积24.5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86.5%,是桂东县的林业重镇。
2006年,74岁老人钟平生从四都镇角塘村颤巍巍地来到该院,反映村干部违反规定,在其承包林场期间,与他人串通将林场以低价再次发包,导致钟平生失去经济来源,陷入生活困境。钟平生辗转反映一年无果。老人不会写字,不懂法律,只能干着急。
详细地了解了相关情况后,张秀娟决心以支持起诉的方式帮助老人。在理清事实、找足证据后,她帮钟平生提出了诉讼主张,并代写了起诉状。最终法院判决再次发包的合同无效并返还钟平生4200元补偿款,维护了钟平生的合法权益。
这之后,角塘村的人只要碰到法律问题就给张秀娟打电话问问,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跟张秀娟聊聊。称呼也改了,老年人叫张秀娟“娟妹仔”,年轻人叫她“娟姐”,张秀娟俨然成了全村人的“亲戚”。多年来,张秀娟免费帮村民代写起诉状30余份,帮助村民追回被拖欠工资以及其他经济利益20余万元。
医院曾给张秀娟5年的预期,她已“活”了17年,且身体恢复得还蛮好,医生说是个奇迹。
“我已经‘赚’了12年,值!我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再干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。”张秀娟说。
|